目录
本刊特稿
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新闻推荐的风险及规避策略陶贤都;胡梓露;1-4文化艺术名家
张宏元作品张宏元;2文化旅游
南充文化遗产景区探析卞俊鑫;侯敬舒;彭博;5-7
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看乡村旅游发展——以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为例庞若兰;朱思凡;8-10文化科技
如何维护好电视演播室机电设备林伟雄;11-12文化创意
博物馆景观规划设计研究——以“中国海军博物馆室外景观规划设计”为例赵英磊;13-16
互联网时代地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——以平原博物院为例郭亚楠;王丽双;17-18
探析“海绵城市”绿色屋顶的设计运用石倩雨;19-20
轻奢与极简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刘文庆;姜珂迪;21-22历史文化
浅谈合肥环城公园的历史文化徐樵楚;王鹏;25-27
从《读〈山海经〉》看陶渊明的“猛志固常在”汪雪丽;28-29
黔东南■家人民族文化探究张仁才;龚乾;韩浪;程永奎;30-32
东林书院藏明代孙继皋敕命解读徐榴;33-34文化艺术
水城农民画艺术特征与民族特色探析王启芳;简玲玲;杨燕子;李龙调;韦宗强;35-38
从《微暗的火》探析小说叙事的蒙太奇手法陈之童;39-41
“新”之何在:再议亦舒都市小说的新女性形象杨含笑;42-45
《钟馗夜游图》中的钟馗佩剑考张文;46-47
从马丁帕尔看新彩色摄影中的戏谑性李雨昊;48-50
浅析萧红塑造女性世界的艺术笔法雷嘉惠;51-52
移动互联网时代实景演出运营研究——以《寻梦龙虎山》为例丁加然;余琳;53-55
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特点梁燕;56-57
基于锡剧音乐伴奏的艺术思考季宁;58-59文化传承
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乌拉街空间构成模式的影响朱少华;丁文静;60-63
艺术类非遗知识产权数据库构建创新对策研究陈玉茜;64-69
内外合力: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非遗保护模式杜思慧;70-73
“紫禁城”在新时代的文化记忆与传承——写在北京故宫建成600周年之际田甜;周泽华;74-77
当代江淮民俗文化发展探析薛化松;78-79
地理环境对山西各区域饮食文化的影响郭淼;80-81文化传播
谈微博对文学写作及文学接受的影响罗吉召;82-83
新媒体环境下视频优化手段研究张楚楚;王倩;84-85
关于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思考周宇;86-87
论新媒体时代“粉丝经济”的发展历程及用户画像曹薇;胡萱;88-91
韩中文学翻译的归化翻译战略——以《人生那么长,停一下又何妨》为中心高云;92-94
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路径刘通;95-96
浅析5G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崔元军;97-98
文化类电视节目受众特征分析——以央视《朗读者》为例李超;99-100产业研究
芒巷村傣族制陶业现状与发展浅析董敏;101-104
文旅产业融合视角下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——以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为例于倩;105-106文化管理
我国宗教场所管理理论研究综述阿布拉江·依米提;107-108文化建设
浅析5G时代电子商务的风险与应对措施——以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为例李彤;109-112
加强海事航标单位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施丽琼;113-114
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图书资料信息管理郑芙玉;115-117
榆林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及策略臧小艳;118-120
RFID技术在高校智慧型图书馆的应用——以河南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艾亚敏;121-122
基于学龄儿童的博物馆交互体验研究杨晓梅;罗婧;123-124
内蒙古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现状与思考王琳;125-126
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与利用服务创新途径石凤华;127-128
浅谈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刘新颖;邓庆军;129-130
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现状与对策袁景;131-132
“互联网+”时代人事档案信息化探析曹艳民;133-134
民间经纪在乡土戏剧生存与发展中的社会作用——以桂东南乡土戏剧为例陈杭;135-137文化教育
浅谈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黄惠珍;138-139
以冰雪文化符号助力品牌设计教学张辉;刘鹏宇;140-141
浅谈舞蹈教育传承与媒介传播颜煌;142-144
多元化教学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闫妍;金丙燕;145-146
影视配音声音塑造技巧对播音基础教学的启示——以《声临其境》为例史文峰;147-148
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微信应用实践分析赵丽娜;149-150
大学生易班平台使用现状及对策分析——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李军;徐长春;李彧辰;夏爽;151-153
浅论高校古代汉语课的文化呈现张瀚元;154-155
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王蓺之;156-157
戏剧教学中的“中性面具”表演方法初探王菲;158-160
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——嘉定竹刻1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