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网络传媒
浅析新媒体艺术下动画分类制作与发展趋势刘慧君;1-3
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编辑素质与能力提升策略翟慧;4-6
论公益广告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张雯雯;7-9
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双重影响的思考王莹;10-12
浅析新时代图书编辑的文化使命和责任许春茂;13-15
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角色转型路径探究马花萍;16-18
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途径研究安天杭;19-21
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传统木雕数字化修复方法及应用谢兴宇;22-24
新时期博物馆社会宣教中的新媒体运用林娟;25-27
影视表演
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专题片发展方向研究徐寒冰;28-30
IP战略融入横店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路径研究董渤;31-33
试析湖南民歌的教育意蕴阳赛玉;34-36
美声声乐表演与我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苗思煦;37-39
中国近代戏剧中爱情观的对比——以《恋爱的犀牛》和《暗恋桃花源》为例祝思艺;40-42
浅谈当下影视技术在观影体验中的应用刘闽军;邹炜麒;陈伟鸿;戴锦彬;李政频;43-45
3D影像投影技术在传统皮影戏中的应用研究隋坤;46-48
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王艺霏;49-51
中国民族乐器对青少年美育的影响罗宇婷;庞卓;52-54
文化传承
《沁园春·雪》两译本对比研究赵慧娟;陈亚杰;55-57
茶情译事——中国茶叶博物馆外宣文本创译策略探析孙洋;58-60
国学教育之古诗文审美化教学分析赵殿煜;61-63
浅谈闽东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黄露加;64-66
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实践与发展曾征;67-69
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村落的共生研究鲁世豪;余昊卿;匡君;周子皓;70-72
从陈彦小说看如何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毋杉;73-75
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吕春燕;76-78
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刘建辉;79-81
非遗背景下国家级芦笙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杨通俊;张军平;82-84
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——以弘扬汉服为引刘晓阳;85-87
中国大学生中ACGN亚文化群体演变研究李若洁;88-90
仪式观视角下隆安稻神祭民俗的传播研究张小姣;91-93
馆藏建设
图书馆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路径分析马昀;94-96
信息化项目全过程档案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郭宇雄;97-99
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“价值链”的生成研究于秀;100-102
新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与实践苏雅;103-105
全球化时代的智慧化数字图书馆探析达力巴日;106-108
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刘静;109-111
湖南省新华书店创新之路李苗;112-114
探析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和技巧运用苏浩;115-117
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与平台建设研究刘大强;葛蕾;胡维青;118-120
试论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己任与提升策略陈苏东;121-123
基于生肖文化的博物馆文创开发探究王璐彬;124-126
文旅融合
文化产业融合视域下郑州旅游产业发展探究赵云云;127-129
文旅融合下洛阳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祝捷;130-132
从文化资源保护视角论鲁迅故居发展路径刘志钰;樊桦;罗培轩;133-135
从《中国地名大会》看文化中国形象的多模态建构马雪;136-138
仪式传播视角下的乡村人际关系研究杨静静;139-141
探讨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关瑛;于瀚超;张金浩;142-144
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策略——以湖北十堰为例高琰鑫;145-147
乡村振兴下我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王丽萍;148-150
淮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文创产品研究何梦雪;151-153
城市印象
基于浙江“未来社区”场景的社区美育价值和实现路径初探李杨洋;154-156
城市文化与数字博物馆的关系——以沈阳市数字博物馆为例王佳睿;157-159
城市规划中生态文化的融入研究王兴为;160-162
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岳静静;163-165
对于南昌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设想——基于南昌市音乐社会活动普及情况调查报告祝文晔;孟凡旭;许嘉艺;166-168
张廷青作品张廷青;2+5+7+28+55
成长纪本刊编辑部;3
解读《论语》6
曹长升作品曹长升;94+127+154+169-170